缘起

本指导音频来自于 Sam Harris 的正念 app – Waking Up 中的入门课程,在其刚推出之际,于2019年,由 Vince 先将英文音频翻译成中文,再由 Vince 和皮蛋分别口头转述录制。限于版权,请勿公开传播,仅供私下交流分享。Waking Up 经过多年的发展,里面已经有大量优质的内容,这个音频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份而已。可惜只有英文版,而且订阅价格较高,有兴趣的可以移步 https://www.wakingup.com/

冥想与正念博大精深,每个人的目的、追求和体会也各不相同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只要持续练习,它虽然不会赐予“超能力”,却能重塑心灵之眼。即使只是偶尔 10 分钟的练习,也常常让人神清气爽,看见一个不一样的世界。

从实用角度而言,其益处难以一言尽述。我个人最明显的感受是:它能缓解焦虑、减轻压力、增强自控力,让人更加从容。关于冥想这些易得的好处,如今已有大量科学研究加以验证,因此这种“精神锻炼”在当代学界尤其流行。

尽管很多人是出于功利目的而开始尝试冥想,但更良性的一种心态是:不去计较有没有用,而是以一种单纯的好奇心投入到练习的过程之中。反而正是在这种心态下,人往往能收获更多。

希望此音频能惠及一些有缘人。

音频词汇翻译解释

解释一些词汇的翻译,以避免误解。其具体含义,还是要通过音频的上下文,以及从正念练习的角度去理解。

心灵;mind

实际上,中文里没有很好的对应词。只好用心灵,但它实际上不具有任何宗教的、超自然的色彩。由脑和神经系统产生,但不能等价于脑、以及物理过程。因为它是’涌现’而(emergent)出的一个新的世界,一个场域,一个视角。这涌现过程,目前而言是神秘的,尚缺乏确凿的科学解释,有待未来百年的科学进展去阐释。以上关于涌现的描述也适用于意识。

意识;consciousness

这是一个术语,即让各种“现象”得以呈现的那种条件。英文有个描述非常准确,'is there something like to be?’ ( 是否有某些东西’呈现’了?)这里现象性是其关键,你不会觉得一台现在的电脑,也拥有现象,即便它在进行各种认知计算。现象是以第一人称,在内部呈现的,是对外部不可言说的物自体 (康德语,the thing itself) 的一种再现。

目前来说,只有灵长类、人类确实拥有,其他动物是否有意识还没有答案。许多学者认为,哺乳类和鸟类,作为比较高级的物种,应该也是有意识的。就宇宙演化的历史而言,可以说有三次飞跃(麦金语):物质的形成(发生于大爆炸之后的短暂时间);生命的出现;意识的出现。

知觉(到);awareness(be aware of)

在这里的使用,类似于意识,经常混用。就学术上而言。 觉知的范畴比意识更小一些,更精准一些,意识这个词已经被滥用了,概念常常模糊不清。

感知;perception

一般只认知过程中,比较前端的过程,比如视觉感知、听觉感知等等,尚未经过高级的、抽象的、概念的加工,属于比较原始数据。实际上,即便是早期感觉,也会受到高层级认知功能,比如信念、概念、预期的影响,但是说感知,是为了强调那种最直接的、早期的知觉印象的。

感觉;sensation

一般指身体的上的感受,比如触觉、呼吸等。也是比较前端的、早期的过程。

关注(注意力);pay attention to (attention)

在感知、感觉的整个范围内,去选择重点的能力。

意图 ;intention

一般而言,内在的,想要采取某种行动,或者对某个心灵对象的关注。